近日,广东省公示了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拟推荐名单,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数字电路与可编程逻辑器件”专业课程成功入选。
深圳是我国乃至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重镇,同时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中心,扮演着集散、应用和设计的关键角色。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工业训练中心主任范新灿告诉记者,“数字电路与可编程逻辑器件”课程在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基础上,对接国家半导体紧缺新技术,并将“可编程逻辑器件”内容融入课程,紧跟产业升级,内容持续更新。
让“死知识”变为“活技能”
“‘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通用高集成度的集成电路。用户可以通过这一器件实现实时编程,以此设计电路内部逻辑功能。”范新灿说。
“集成电路无处不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工业训练中心副教授何惠琴介绍,“在‘数字电路与可编程逻辑器件’课程教学中,我们切分出教、学、育三条线,将教知识、学技能和育素养有机统一。”
记者注意到,“数字电路与可编程逻辑器件”课程以设计一台智能机器人小车为课程总目标,并利用智能投票、高温报警、呼叫显示、时钟、电子门铃等8个智能化应用场景项目辅助教学。
“课程会根据场景切分出19个工作任务。” 何惠琴介绍,以时钟电路场景项目为例,学生需完成从一位十进制秒表,到一位任意进制秒表,再到两位整十进制秒表和两位任意进制秒表电路的设计。“4个任务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具备完成时钟电路设计的基础能力。”
“在传统电子类专业课程中,我们广泛使用‘面包板’,也就是万用线路板来训练学生组装、调试电子电路的能力。”何惠琴介绍,“然而这种方式存在接线慢、故障率高、耗时长等缺点。加之课时有限,即使学生想要进行更多练习,也难以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企业共研共建国内首创3D面包板交互仿真与焊接交互仿真平台。
“这一平台支持对电子元件库中所有元件的真实功能进行仿真,支持在‘面包板’上搭接元件和电路,实现电路仿真。”何惠琴介绍。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平台也支持将元件插入万能板,通过焊接电路实现电路仿真。这让学生可以更高效地在课堂进行电路搭接实践。“有了3D面包板交互仿真与焊接交互仿真平台,搭接电路的周期变短,修改更加方便。”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秦承锴说,“我们在平台试搭一遍后,在实物操作时会更加熟练,还能较好地优化电路连线效果。”
课程既“跟产业”又“求个性”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主任张秀君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除了课程内容设计,还包括产教融合、实验教学改革、个性化培养、评价方式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
以产教融合为例,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联合开发项目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操作使用数字电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我们通过邀请企业工程师举办讲座或联合授课,将产业需求融入课程内容,确保课程紧贴市场需求。”范新灿介绍。
数据显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近三年来一直保持在98%以上。“在个性化培养方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不同的选修模块和研究方向,例如嵌入式系统设计、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 范新灿说。
据悉,除了制定个性化学习路径,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并为有志于深造或创业的学生提供额外支持。何惠琴表示,“数字电路与可编程逻辑器件”课程历经了多轮开发和磨砺,课程内容持续更新迭代,为培养相关领域技术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
(记者:罗云鹏)
信息来源: 《科技日报》2024年03月29日06版